"本來快充半個小時 就能充滿電,現在要五十分鐘才可以充滿了!”
一位北汽新能源的車主向第一電動爆料,10月8日晚,他從蘇州開車回上海,途徑昆山南星瀆充電站時,遇到了充電樁的實際功率與標明的功率不一致的情況。在原來的功率下,充電電流可以達到120A,但這次只有80A。
這次不太愉快的充電經歷,讓他產生了這樣的疑問:“當國外企業都在考慮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充電速度時,為啥國網會在原本并不是很快的基礎上降低充電速度呢?”
充電起火事件頻發,國網發文件下調充電樁功率
對于上述車主的疑問,國家電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,“最近總公司下了文件,要求降低快充功率,在江浙滬高速路段,充電速度已從120A下調到90A”。
為何會這樣?這位工作人員解釋道, “車子插上充電樁以后,人不在,充電樁和車子一起燒毀的事太多了。”
隨后,他還舉例說明,“有輛電動汽車來充電,但是充電插頭不太干凈,這輛車的安全設施也不是很完善,就導致了充電起火。”
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2018年已有近40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,而且相當一部分發生在充電階段。
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王子東告訴第一電動,“大部分電動汽車是在充電的時候出的事,這是很麻煩的事,所以國家現在要盡最大可能降低安全隱患。”
“ 實際上快充對電池的要求更高,但是現在企業為了生存,為了滿足補貼要求,把電池的成本降的很低,成本低就意味著犧牲安全性,還有就是放棄了高功率,如果電池做得不是高功率,大電流充電就會有危險。”他補充說道。
由于受到技術、電網負荷、相關標準尚未出臺等因素限制,國內大功率快充產業目前進展相對較慢,加上電池老化、充電方式不規范、安全問題等等因素,國網目前下調充電樁功率,應是合理之舉。
充電樁技術和電池技術共同進步,才能實現安全快充
對于車主而言,“10分鐘充滿電”是使用電動汽車的理想訴求,這也是推動大功率快充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。
對于國網降低充電功率,上述北汽新能源車主除了感覺出行不太方便之外,他還有另一個擔憂:“降功率導致充電速度變慢,一旦速度變慢,車主們就不會去駕駛電動車進行長距離的駕駛,許多充電樁也會因此廢棄。我認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。”
雖然車主認為不應該降低功率,但是業內人士卻有不同的看法。
“充電速度一方面取決于車端能接受多大功率(其實就是電池能接受多大),另一方面取決于充電設備能夠輸出多大功率,目前的電池和充電設備在大功率方面還都有技術門檻。”充電樁CEO黃山對第一電動表示。
而實現大功率快充,無非是從電壓或電流兩個方向著手,如果提升電壓,那么車輛的絕緣等級就必須升級,對車輛電子元器件的要求會更高,成本也會更高。而如果增大電流,就必然帶來發熱的問題,在充電的過程當中,車端的發熱量也會上升,也包括電池在內。
也就是說,充電樁行業的大功率快充技術路線除了樁企的自身抉擇之外,還需要配合電池、主機廠的技術選擇。
黃山說:“充電功率的提高還是應該讓市場發揮作用,與其提高功率,不如先把車位被占、設施故障、新國標改造等先做好,畢竟能不能充比充電快更重要”。
本文來源:第一電動網
作者:陳婧涵